學習歷程報告範例(一) - 【我的App Inventor初體驗】
一、課程介紹
我參加了Stonez56創客工坊的App
Inventor入門課程,總計10小時。這門課讓我們親手嘗試用圖形化編程建立簡單的手機App,透過動手實作體驗程式設計的樂趣。課程中,老師會一步步帶領我們認識元件、設計介面以及如何用積木式程式組合邏輯,讓我覺得抽象的程式概念變得具體又好玩。
二、學習成果
- 基本元件配置與設計介面:了解如何佈局按鈕、圖片、文字與其他操作元件。
- 簡單的程式邏輯:透過積木拼接,完成輸入輸出和基本計算的功能設定。
- 創意實作應用:我獨立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小遊戲App,這個作品不僅展現了我動手的能力,更能作為我的個人學習歷程檔案,記錄我初出茅廬的程式創作之路。
三、反思與體悟
- 動手實作:從一開始的摸索到能獨立完成作品,我學會了勇於嘗試,也懂得犯錯是進步的一部分。
- 團隊交流:課程中和同學互相交流,分享學習成果與疑難雜症,讓我認識到集體學習的重要性。
- 未來展望:這次經驗讓我對科技創作產生濃厚興趣,未來希望能參加更多相關課程,持續累積我的數位學習歷程。
這門課程不僅豐富了我的學習內容,也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數位創意的大門!
學習歷程報告範例(二) - 【從想法到APP:我的App Inventor實作之路】
一、課程概述
在Stonez56創客工坊所開設的App
Inventor入門課程中,我參與了總計10小時能夠將抽象邏輯視覺化的編程學習。課程以動手實作為核心,提供了豐富的範例及實作機會,讓我能夠從設計界面到設計邏輯,實際操作完成一款簡單的應用程式,這過程中隱約呼應了現行教育趨勢中對「動手實作」與「科技素養」的重視。
二、主要學習成果
- 界面設計與元件運用:學習如何在App Inventor環境中配置UI元件,並理解各物件間的互動關係。
- 邏輯思維與積木程式編輯:透過積木式編程工具,我瞭解了條件判斷、事件觸發與數據傳輸的基本邏輯,實現了數個互動功能。
- 專案實作與成果呈現:我獨立設計出一款簡易問卷App,該作品可收集使用者回饋,並可用作學習歷程的一部分展示資料。不僅提升了解決問題的能力,也讓我能夠在作品中體現所學知識,為日後的升學及未來職涯加分。
三、學習體會與未來展望
- 實做成效明顯:相較於單純的理論學習,實作過程中的每一次試錯都讓我深刻體會到知識的落地價值,這種成果轉化的感覺讓我倍受鼓舞。
- 跨領域結合:App Inventor的應用不僅限於手機App設計,更可以與其他學科做結合,成為豐富學習歷程的絕佳素材。
- 未來發展:這次實作經驗讓我看見自己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潛力,未來我將持續進修相關技能,期待能夠在更複雜的項目中展現自我,提升競爭力。
透過這10小時的學習,我不僅獲得了實用技能,更為未來的多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